之前就听音频圈朋友提过达音科TITAN1,它是由国内知名耳机生产厂商达音科技在去年年底推出的,除了采用高级纳米钛晶振膜驱动单元是一大亮点外,要比较长时间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水平这事,也引起我的好奇心,因为有人讨论说要让它真正“开声”,煲一两百个小时是必须的。其实,煲耳机我从不喜欢太刻意,因为听久了,自然也就煲足了,我更享受的是TITAN1带给我的那种渐入佳境的感觉,这是一个会带给人美好与惊喜的过程。
说到产品包装,达音科一向颇为用心的,TITAN1作为一款定位中端的产品,更是没有丝毫的马虎。从包装盒上的文字说明,我们大家可以了解到TITAN1是一款入耳式设计的动圈耳机,16的阻抗也比较低,容易驱动,而灵敏度为902dB,也属于目前动圈耳机的主流标准。
说到TITAN1的钛晶振膜驱动单元,其实现在也有不少耳机也采用了,但是在设计工艺方面却是有差别的。因为钛对于工艺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粗糙的工艺不容易制造好声的单元或者振膜,尤其是相对于老工艺的钛单元或者振膜设计,新的钛类产品设计更在厚薄度和钛的纯度都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钛单元的延展性与及刚性控制已经有更高精细度的设计主流。所以说,采用钛晶振膜单元,实际上也是在考验耳机厂家的工艺设计能力。
达音科在配件方面一直能够说是“业界良心”了,TITAN1的配件不但数量多,而且精致,尤其是那个收纳盒子,既便携又耐用,稍作整理就可以把TITAN1耳机、9副耳套、6.35mm镀金转接头和线副高音尖嘴套,每组又分大中小三种不一样的规格,能够完全满足大多数人的佩戴需求。TITAN1属于入耳式耳塞设计,佩戴起来还是很舒适的,不过个人感觉隔绝声音的效果一般般。
初见TITAN1,外观还挺有几分平头塞的影子,而实际上呢?它还是入耳式的耳塞,采用13mm的动圈单元,全金属材质的腔体也抛光打磨得十分莹润有质感,而且仅18克的超轻重量,佩戴起来没有一丝负担,生产的基本工艺方面我觉得TITAN1是妥妥的了。
达音科的设计师们在TITAN1左右两个腔体上的中间位置巧妙地加入了一个金属圈,并以颜色来区分L和R,其中蓝色圈代表L,红色圈代表R,不仅仅方便使用时能够迅速正确识别左右,而且也让耳机整体更加时尚美观,大有“画龙点睛”之笔的感觉。这样别出心裁的创意,其实要实现并不难,但能想到却是难能可贵的,这点要为达音科的设计师们点赞了。
从细节上看,TITAN1有些设计还是比较与众不同的。我们常见的动圈耳机通气孔一般都是只有一个,但是TITAN1却多达11个,这么多的通气孔实际上也是针对钛晶振膜的强大动态反应而设计的。此外,耳机导音管上常见的金属滤网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导音管上打出7个小孔。自己觉得这样的设计应该也是为了更好地把钛晶振膜优势发挥出来吧!
TITAN1采用Y型的耳机线米的长度也能够完全满足大多数人使用需求。耳机线的外皮材质分两部分,插头到分线器这一截是编织外皮,而分线器到腔体则是橡胶外皮。这样设计的好处能够大大减少听诊器效应,不过我也发现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缠绕打结,使用时能够最终靠使用线夹和线材上的硅胶捆绑带进行整理。TITAN1采用的是主流的3.5mm规格L型插头,并做了镀金工艺处理,提高插头的使用寿命。
和一般振膜的动圈耳机比较起来,TITAN1的钛晶膜驱动单元在声音的瞬态和动态性表现方面会更加理想,同时拥有良好的解析线面,并具备优秀能力的均衡性,音域可开发的扩域性也是极高。这次测试它的音质,也是基于长时间煲足,声音基本稳定下来的情况下进行试听,前端采用了飞傲旗舰级产品X5二代播放器。听感纯属个人主观看法,仅供参考。
作为一条价位只有五六百元的中端动圈耳机,TITAN1的开声还是有惊艳到我的,钛晶振膜带来的解析力非常的出色,对声音细节的真实还原做得很到位,我在试听《惠威试音碟2》中交响乐《2001太空漫游》时,感觉TITAN1演绎这种大编制的曲目时还是能得心应手的,声场开阔规整,声音的细节比较丰富且层次感,而且瞬态也挺好的。高频方面,具有一定的延伸感,声音通透细腻,但会稍微偏薄一些,高频段的人声感觉位置不够靠前;TITAN1的中频表现会比高频出色,声音的质感更加厚实一些,在听赵鹏、蔡琴等歌手曲目时,人声饱满富有感染力,个人稍觉人声的位置还是不同贴耳,若是能在凸出些,临场感可能会更好些;低频方面,量感不会太多,但感觉也够了,太多的低频反倒不耐听,我在听《炎黄第一鼓》时,声音有层次,瞬态响应也不错,就是少了力度稍弱些。
和以前用过的采用一般振膜动圈耳机想比,TITAN1的钛晶振膜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可以更好地诠释更多不一样的风格的曲目,加上出色的生产的基本工艺,让它不失为一款内外兼修的好耳塞,当然了,它的价钱也比普通的动圈耳机要贵一些。如果你是一个拥护动圈的人,对声音素质有一定的要求的话,那么达音科TITAN1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