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吸引了各国政府、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一些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就开始支持纳米技术的研发。特别是2000年美国发布了跨联邦部门实施的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在世界掀起了研发纳米技术的热潮。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NNI之后相继出台了各国(地区)的纳米技术发展的策略和专项计划。据估计,到2004年,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投资纳米技术的研发活动(2002年为30多个国家),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如美国2001年实际投入4.65亿美元,2005年10.81亿美元)。
近5年来,纳米技术逐步向物理、化学、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学、国防、环境、能源、农业与食品等领域渗透,已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一些纳米技术已投入市场应用,纳米技术正在从基础研究向着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方向迅猛发展。
从研发经费投入看,1999-2003年,美国政府投入纳米技术的研发经费与美国私营企业投入纳米技术的风险资本均呈增长趋势(见图2),从2002年开始,私营企业的风险资本较政府的投入增长幅度略大。美国卢卡斯研究公司(LuxResearchInc)估计,2004年全球范围投入纳米技术研发的经费总额为86亿美元(见图3),其中企业投入了38亿美元,接近一比一。2005年,纳米商品市场达到320亿美元,是2004年的2倍以上。Lux公司预测,到2014年全球将有价值2.6兆美元的产品采用纳米技术。
纳米科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信息等几乎所有领域,具有高度学科交叉性。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将汇聚在纳米尺度上,其逐步发展有赖于纳米科技的突破,同时,这些发展使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中国等国家(地区)近几年均在各国制定的纳米技术相关战略计划中体现了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汇聚,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等的汇聚趋势。
纳米科技的发展需要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因此,国际合作慢慢的变频繁,逐渐重要,合作的程度也慢慢变得深。各国均积极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和交流,通过政府间的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和多种民间渠道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人员交流及学术交流,积极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开展合作研究。
例如,欧盟第七框架,显著增大了国际合作的力度。为此,欧洲纳米技术协作组织下属的“前沿研究协会”于2006年5月16-17日在西西里召开会议,以激励和讨论成员间的科学整合。同时,会议决定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发起新的国际合作。通过整合巩固欧洲在纳米技术上的地位,增强其同美国和日本研发方面的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纳米加工与检验测试仪器装备是人类对纳米世界的信息做测量、控制及有效利用的基本手段和设备。仪器设施对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微纳加工、制造和测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水平和在这方面总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纳米科技的竞争,越来越归结为制造与检测技术的竞争,特别是纳米加工与检验测试仪器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因此,发达国家无不把装备制造放在主体地位,例如日本格外的重视开发检测和加工技术,在各个省的纳米技术规划中,十分注重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把装备制造技术放在与纳米技术发展的软环境建设、资源整合同等重要的地位。
经过纳米科技发展初期的研发,纳米材料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纳米科技开始向生物和电子方面渗透,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发展的新趋势从纳米技术的研发进展中可找到实例,如纳米器件的研发,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小型化趋势受到物理和技术的局限,迫切地需要引入纳米技术,利用物质小到纳米尺度时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全新理念来设计和制造新器件。随着材料、制备方法和先进仪器工具的逐渐进步,尤其是自下而上组装方法的逐步运用,纳米技术向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方向的拓展越来越明显,如瞄准纳米生物器件,纳米生物传感器,集纳米电子学、生物传感器和人工神经系统于一体的机器人等。
下一篇: 信达证券:给予铂科新材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