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半年报,2023H1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23.22%;归母净利1.34亿元,同比增70.16%;扣非归母净利1.27亿元,同比增61.42%。2023Q2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7.96%、环比增0.11%;归母净利6842万元,同比增47.21%、环比增4.26%;扣非归母净利6209万元,同比增34.45%,环比降3.89%。
公司业绩受益于下游需求量开始上涨带来的销售规模扩张。受新能源车桩、光伏及人工智能下游需求量开始上涨,公司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023H1营业收入同比增23.22%至5.82亿元,其中合金粉芯出售的收益同比增20.78%至5.48亿元,营收占比为94.19%。同时下游销售结构的调整,使公司2023H1毛利润同比增6694万元至2.35亿元,毛利率同比增4.78pct至40.48%。另外受益于政府补助等其他收益同比增853万元至934万元、利息费用同比减少928万元至406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50万元至70万元三项,公司2023H1归母净利实现了同比增长5527万元至1.34亿元,增幅70.16%。
分季度来看,2023Q2公司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7.96%、环比增0.11%,受益于下游销售结构调整,毛利率同比增3.83pct至40.07%,但环比小幅下降0.81pct。不过受正向影响:①Q2财务费用环比降339万元至85万元;②政府补助等其他收益环比增750万元至842万元;③理财收益等投资净收益环比增180万元至182万元;以及反向影响:①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等增加114万元至92万元;②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带来的营业外支出增加294万元至305万元等两方面作用,公司Q2归母净利环比增4.26%至6842万元(增279万元),净利率环比增0.93pct至23.51%。
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打造粉芯、粉末和磁元件三条增长曲线。在金属软磁粉芯领域,公司继续完善铁硅1-4代产品体系。在芯片电感领域,公司成功推出多个极高集成度的芯片电感系列新产品,现已取得了多家国际知名芯片厂商的验证和认可,并于下半年开始步入大批量生产交付阶段。公司计划到今年底实现芯片电感产能约500万片/月,明年将依据市场需求情况继续扩充到1000-1500万片/月。在金属软磁粉末领域,公司推出高性能球形铁硅铬粉末已经处于小批量转量产阶段,有望实现日本进口替代;非晶纳米晶粉末已得到了客户的验证,后续也将逐步导入客户量产。
光储及新能源车桩领域继续推升磁粉芯需求,云边端协同方案及芯片制程微型化引领芯片电感革命。据国家能源局,2023Q2光伏新增装机量45.06GW,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35.07%;据中汽协,2023Q2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15.93万辆,同比增长60.84%,环比增36.19%,下游领域高增长持续推升金属软磁粉芯需求。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微型化并开始向3纳米迈进,芯片电压越来越低,铁氧体材料受限于其饱和磁通密度低等条件制约很难满足电源模块的小型化、低电压、大电流发展的新趋势,而基于金属软磁材料开发的芯片电感具有低电压、大电流、小体积的优势,更符合未来大算力的应用需求。而随着5G、AI和IOT时代的到来,仅靠云计算中心集中存储、统一计算或集中式的模式已经没办法满足终端设备对于时效、容量、算力的需求,云边端协同方案的出现(即将AI算力下沉到边缘)或将催生大算力芯片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20、4.81、6.0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7x、18x、14x。考虑到新能源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和公司芯片电感产能不断的提高,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河源生产基地投产低于预期;光伏装机量没有到达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没有到达预期;软磁粉产能建设低于预期;金属软磁芯片电感渗透率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铂科新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 信达证券:给予铂科新材买入评级